中医保健推拿简介及程序
	
	中医保健按摩是以中西医学理论相结合为基础的,主要是以刺激经络穴位,放松肌肉,化解劳损、粘连、疼痛为保健目的的一种按摩方法。其主张由上到下,由左到右,由前到后的手法操作程序;手法要求均匀、持久、有力、柔和、渗透;并注重由轻→重→轻;由浅→深→浅;由中央→周围→中央的一种独特操作技巧的按摩方法。
	  
	(一)头面部按摩(从前到后)
	①点印堂,开天门,推坎宫,揉太阳
	②点攒竹,鱼腰,丝竹空,抹眉毛,勾睛明,抹眼眶,
	③点承泣,四白,迎香,勾颧髎,放松表情肌,点下关,颊车,放松咀嚼肌
	④点人中,地仓,承浆,勾廉泉,捏下颌至耳后
	⑤捏耳廓,拉耳,点听宫,听会,叩耳听
	⑥点神庭至百会,点头维至四神聪,并揉
	⑦“之”字揉颞侧头,点率谷,并揉至风池
	⑧抓肩井,放松肩部和颈部
	⑨放松椎关节,抓后脑勺
	⑩扫散全头,掌背叩结束。
	  
	(二)上肢部(从左到右)
	①揉三阴,三阳经;抓揉三阴,三阳经
	②点中府,肩髃,曲池,内关,合谷;交替点三阴三阳经。
	③振揉三阴,三阳经,并叩拍放松
	④抹手背,分手背,勾掌心,分掌心,拨伸指关节
	⑤点大小鱼际和掌心,压指关节,叩掌根,锤掌根
	⑥活动腕关节,肘关节,肩关节,并抖动放松
	⑦搓手臂,拉肩结束
	  
	(三)胸腹部(从上到下)
	①叩胸骨,胸大肌,揉胸肌,交叉拍两胁
	②分胸,并抹至腹
	③顺时针摩腹
	④点中脘,梁门,天枢,气海,关元,中极,曲骨
	⑤推揉腹部10-20次,抓天枢,气海,振腹,抖腹结束。
	  
	(四)下肢前部
	1、虎口按压大腿,十指拿揉小腿放松
	2、一指禅推大腿外侧(胆经);四指贴揉大腿内侧(脾、肝、肾);掌揉大腿前侧(胃经)
	3、抓揉膝关节,点揉粱丘与膝眼
	4、点足三里、上巨虚、下巨虚、绝骨、三阴交,并压揉小腿外侧的胃经,贴揉小腿内侧的足三阴经;
	5、曲腿操作:
	⑴挤压、勾揉和叩大腿前侧
	⑵点和交替点大腿后侧(膀胱经)
	⑶贴揉小腿后侧(膀胱经)
	6、放腿操作:
	⑴一指禅推揉大腿后侧
	⑵掌揉大腿内侧,并拍打放松
	7、压髋关节后,左三右三圈活动,并拉伸腿关节
	8、另一腿同上程序操作
	9、叩拍对侧大腿外侧,一腿拍好了,拍另一腿
	10、揉双膝盖,并上下左右振动膝盖
	11、压住双脚面,以抖动大小腿,并对拍大小腿放松
	  
	(五)颈肩背腰部
	1、背部整理:按督脉、推膀胱经、点夹脊穴、揉膀胱经
	2、颈肩部:①点风池,并捏揉至肩井,点肩井
	                     ②反复推揉风池至肩井段的竖脊肌(即膀胱经),并放松肩部肌肉
	                     ③做完一侧做另一侧
	3、背部:①一指禅推上背部膀胱经(竖脊肌),点推大杼→风门→肺俞→厥阴俞→心俞→督俞→膈俞;肝俞→胆俞→脾俞→胃俞→三焦俞→肾俞;气海俞→大肠俞→关元俞等穴
	②点揉天宗穴,并捏揉肩岬骨周边的肌肉
	③拨全腰背膀胱经,并肘揉膀胱经至腰部
	4、腰部:以膀胱经为重点,掌握第二椎的命门、肾俞和第四椎的腰阳关和腰眼。主要手法可分为:掌根揉、一指禅推、肘离、肘滚、肘拨、肘压、肘点,最后可重点重复一指禅推法与掌根揉法。
	5、全腰背叩拍法与分抹、勾抹结束。
	  
	(六)臀部
	①点八髎,揉骶骨
	②掌根推臀部环跳区肌肉
	③一指禅推臀部,肘点、肘揉环跳穴
	④另一侧重复以上②-③程序
	  
	(七)下肢后侧
	1、虎口按大腿、拿揉小腿
	2、一指禅推大腿外侧(胆经),四指提揉大腿内侧(足三阴经:脾肝肾)
	3、点承扶、殷门、委中、承山、三阴交,并交替点膀胱经,揉法或滚法放松。
	4、可锤拍放松后做另一侧
	5、压足跟抖大腿,拉踝关节抖腰,对拍大小腿外侧结束。
	可在第4项当中添加以下步骤:
	①         弯膝关节、按压至臀(单脚、双脚和交替压)
	②         活动踝关节后,用肘压足底,并叩足底
	③         捏足、点足,并搓足踝
	④         同法做另一侧
	⑤         同时按压双足至臀,并同时抖动双腿抖腰部。
	  
	(八)背部总整理
	1、背部拍法、十字拍法、不规则拍法
	2、背部推法、倒推法、分背法
	3、腰部拍法、八髎拍法
	4、腿部各种拍法、抓双踝牵抖腰部
	5、让客人坐起,颈肩部放松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