刮痧疗法课程概要
一、刮痧的发展起源
刮痧是从推拿、针灸、拨罐、放血等疗法变化而来,是我国劳动人民在与疾病抗争中发明的一种自然疗法。
刮痧疗法是指应用光滑的硬物器或用手、金属针具等,在人体表面特定部位,反复进行刮、捏、挤、揪、刺等物理刺激,造成皮肤表面瘀血点、瘀血斑或点状出血,而刺激体表络脉,改善人体气血流通状态,从而达到祛邪,排泄瘀毒,退热解惊,开窍益神等功效。
刮痧后可出现“痧象”和“痧症”。 “痧象”和“痧症”的定义要理解和掌握。
“痧象”即皮肤出现红点如粟,以指循推有阻碍感。
“痧症”一是痧点(又称痧痕);二是酸胀感。
二、功效:解表祛邪,开窍醒脑,清热泄毒,通经络、行气血,止痛,健脾行胃,化浊祛湿,急救复苏,改善血液循环,促进新陈代谢,增强人体免疫力等。对许多疾病具有防治作用,并能起到保健强身、美容的作用。
三、作用机理:
(一) 中医理论:刮痧疗法是中医外治法中的一种。借助于器具作用在人体特定部位,通过经络的传导作用,激发人体脏腑之间的相互协调,使阴阳达到相对平衡的状态,增强人体抗病能力,最后达到扶正祛邪、治愈疾病的目的。
(二) 现代医学理论:
1. 对血液和淋巴作用,使肌肉和末梢神经得到充分营养。
2. 对循环和呼吸中枢有镇静作用。
3. 调节神经、内分泌系统,增强细胞免疫力,提高人体防御机能。
4. 刮痧出血,导致自身溶血,可刺激和提高人体免疫力。
5. 刮痧反应过程对正常生理无异常影响,但能使机体的应激力增强,使疾病好转,甚至痊愈。
四、常用刮痧器具与介质:
(一) 刮痧器具:苎麻,蚌壳,硬币,勺子,牛角,刮痧板等。
(二) 介质(刮痧用的中间物质):水剂(薄荷水);油剂(红花油、活络油)等。
五、刮痧的方法:
(一) 刮痧法(用器具刮):分为直接刮与间接刮。直接刮一般使用介质刮;间接刮多采用隔层布刮。
(二) 手刮法:可用挟、扯、点、挤、揉等方法行痧。
(三) 挑痧法:即各项消毒后,用针具挑刺出痧。
(四) 放痧法:即刺络疗法。
六、刮痧的操作:
(一) 选好体位,确定治疗部位。也可用酒精作皮肤消毒后操作。
(二) 用灵活有力的手持痧具,利用腕力与臂力作相应的刮向刮式。
(三) 用力均匀、适中,由轻渐重,以病人的耐受力为度。要做到刮痧时病人感觉有力而不痛,微胀而不伤肌肤。
(四) 要向同一个方向刮,皮下出现微紫红或紫黑色的痧点或斑块即可。
(五) 要用介质刮,不可强求出痧。
(六) 头部和保健刮痧可以不用介质。
(七) 刮痧的方向:由上到下,由内而外,按顺序刮。四肢、头背部→由上到下;面部、胸部→由内到外;腹部→由上而下。
(八) 刮痧的程序:颈→背→胸腹→四肢→关节。
(九) 刮痧后要适当饮水,以补充体液,促进新陈代谢。
(十) 刮痧后2-3天疼痛,属于属于正常反应,不要心慌。刮痧的时间和疗程视况而定。
七、刮痧补泻:操作时间短,作用浅的为补,反之为泻;操作速度慢为补,快为泻;轻刺激为补,重刺激为泻;介于这两者之间为平补平泻,也是最常用的方法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