- 福建福州中医正骨培训整脊手法、漳州中医推拿培训保健按摩学习中医基础理论方法?
- 发布时间:2025/7/18 阅读次数:3 字体大小: 【小】 【中】【大】
学习中医基础理论(如阴阳、五行、脏腑、经络等)的关键是理解其逻辑框架,避免死记硬背,结合实际场景消化。以下是一些实用方法:
一、从核心概念“搭框架”,拒绝碎片化
中医理论是一套完整体系,先抓住核心逻辑:
阴阳五行是“总纲”:理解“阴阳”是对事物对立统一的分类(如天为阳、地为阴;热为阳、寒为阴),“五行”是事物间的生克关系(如肝属木、心属火,木生火即肝藏血助心行血)。可以画一张简单的关系图,把“五行-五脏-五官-季节”等对应关系列出来(比如“肝-木-目-春”),直观理解关联。
脏腑不是“器官”:中医的“肝”“肾”等不仅是解剖器官,更代表功能系统(如“肾主骨生髓”,包含骨骼、生殖、免疫力等功能)。可以对比西医概念,但不要混淆,记“功能”而非“位置”。
二、用“生活化类比”理解抽象概念
中医理论看似抽象,其实和生活现象相通:
比如“气”的功能:“气能推动”像风吹动树叶(气不足则气血运行慢,易疲劳);“气能固摄”像水杯装水(气不足则固不住,可能出汗多、出血)。
比如“湿邪”:像潮湿的毛巾容易发霉,体内湿气重就容易“生痰”“乏力”(类似潮湿环境让人沉重)。
把理论和自然现象、日常体验绑定,记忆会更深刻。
三、借助可视化工具辅助记忆
画图/表格:手绘经络走向图(如十二经脉的大致分布)、脏腑关系表(如五脏对应的“五志”——肝怒、心喜、脾思等),动手过程能加深印象。
结合案例:比如看到“某人感冒流清涕、怕冷”,对应“风寒感冒”,再联系“风寒属阴邪,易伤阳气”的理论,用具体案例反推理论,比单纯背书更有效。
四、循序渐进,先“知其然”再“知其所以然”
入门阶段先记住“是什么”:比如“五行相生是木生火、火生土……”“肺主呼吸、主皮毛”,不用急着深究“为什么”。
积累到一定程度再串联逻辑:比如理解“肺主皮毛”后,就能明白“感冒(肺的问题)会先出现鼻塞、皮肤怕冷”的关联,逐步建立理论之间的联系。
总之,中医基础理论的核心是“整体观”和“关联性”,多联想、多对比、少死记,慢慢就能找到其中的逻辑规律啦。
福建闽医堂发展至今20余年,目前旗下拥有与医学健康相关的品牌有:闽医堂(学校与医疗养生连锁)、儿医堂(小儿推拿与小儿健康教育)、辅家(健康家政)等品牌。
培训项目:艾灸推拿、整脊正骨、小儿推拿、催乳与产后康复、软伤修复、康复理疗、保健调理、脏腑点穴、足疗修脚、火罐刮痧等职业培训,以及报引荐医疗机构跟师报中医师承考中医专长医师等(可申办中医门诊或到医疗机构上岗,有处方权)。
招生条件:年龄16-65岁,初中文化以上,身体健康均可报名,免试入学!
★咨询微信手机:13959555511,学校招生办公热线:059-4666-4555