福建闽医堂小儿推拿培训班保健按摩培训中医养生培训招生信息——
小儿按摩(小儿推拿)家用手法需安全温和,适合常见不适调理。以下是对儿童常见问题的基础手法及操作要点,家长可在家尝试(操作前洗净双手,室温适宜,避开饭后1小时):
一、基础保健手法(日常增强免疫力)
1. 摩腹(调理脾胃)
- 位置:整个腹部(肚脐周围)。
- 操作:用手掌顺时针轻摩腹部,速度约每分钟60圈,持续3-5分钟。
- 要点:力度以孩子无抵抗、腹部柔软为宜,可配合滑石粉防摩擦。
- 作用:促进消化,缓解腹胀、便秘。
2. 捏脊(强身健体)
- 位置:后背正中线,从尾骨至大椎穴(颈部下端)。
- 操作:
1. 孩子俯卧,家长用拇指和食、中指捏起脊柱两侧皮肤;
2. 从下往上交替捻动,每捏3下向上提1下(“捏三提一”),重复5-7遍。
- 要点:捏起皮肤不可过紧,提拿时孩子可能轻微痛感,以能接受为度。
- 作用:调节脏腑功能,改善挑食、积食。
二、常见症状调理手法
感冒发热
- 清天河水(退热)
- 位置:前臂内侧正中,腕横纹至肘横纹成一直线。
- 操作:用食、中指腹从腕向肘推擦,每分钟100-200次,推至皮肤微热,可配合温水擦拭。
- 作用:清热解表,适合低烧(38.5℃以下)。
- 开天门(缓解鼻塞)
- 位置:两眉中间至前发际成一直线。
- 操作:两拇指交替从眉心向上推至发际,重复30-50次,可顺带按揉太阳穴(眉梢与目外眦连线中点凹陷处)。
- 作用:通鼻窍,减轻头痛、流涕。
积食、消化不良
- 揉板门(消食化积)
- 位置:手掌大鱼际(拇指根部隆起处)。
- 操作:用拇指指腹顺时针揉动,持续1-2分钟,力度稍重(以孩子有酸胀感但不哭闹为宜)。
- 作用:缓解腹胀、食欲不振。
- 推七节骨(调节排便)
- 位置:后背正中线,第4腰椎至尾骨端成一直线。
- 操作:
- 便秘:从下往上推(升结肠方向),100-200次;
- 腹泻:从上往下推,100-200次。
- 作用:双向调节肠道功能,配合摩腹效果更佳。
夜惊、睡眠不安
- 捣小天心(安神定惊)
- 位置:手掌根部,大小鱼际之间的凹陷处。
- 操作:用中指指端轻轻敲击该穴位,每次30-50下,力度轻柔如敲鼓。
- 作用:缓解惊吓、烦躁,帮助入睡。
三、注意事项(安全第一)
- 年龄限制:更适合1-6岁儿童,新生儿需在专业医师指导下操作;
- 禁/忌/情/况:皮肤破损、骨折、出血性疾病、急重症(如高热抽搐)时/禁/用;
- 手法要点:
- 速度均匀,避免暴力拉扯;
- 若孩子哭闹抗拒,先安抚再操作,或暂停;
- 效果观察:连续操作3-5天症状无改善,需及时就医,不可替代正规治疗。
家用简易配穴建议
- 感冒:清天河水 + 开天门 + 推肺经(无名指掌面,从指根推至指尖);
- 腹泻:揉腹(逆时针) + 推七节骨(向下) + 按揉足三里(膝盖下3寸,胫骨外侧)。
家长可先从基础手法练习,熟悉后再根据症状搭配,操作时多与孩子互动,保持轻松氛围哦!